logo
  • 首      页
  • 公司简介
  • 苏富比(北京)
  • 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
  • 亚洲拍卖及展售会
  • 视频资讯
  • 竞拍须知
  • 征集邀请
  • 联系我们

香港蘇富比2010年当代亚洲艺术秋季拍卖会
隆重呈献「重要欧洲收藏家珍藏」专拍

上图:张晓刚《血缘系列︰坐在椅子上的黄色婴儿》
(估价500万至700万港元 / 64万至90万美元)

香港2010年8月香港蘇富比 2010 年当代亚洲艺术秋季拍卖会将于 10月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隆重呈献「重要欧洲收藏家珍藏」专拍,带来38件估价合共逾3,000万港元/380万美元*之重要作品,包括张晓刚、余友涵、丁乙、李松松、王度等的杰作。珍藏更包括多名上海艺术家之作品,为藏家带来一个了解上海当代艺术家族群的难得好机会。



蘇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有系统的收藏能够展现艺术背后的时代意义,蘇富比很荣幸能够为全球收藏家呈献『重要欧洲收藏家珍藏』,当中的重要艺术作品,包括方力钧、张晓刚、王广义、李山、丁乙等,为中国近年的高速发展,留下独特的艺术解读。收藏中更难得呈现多名重要上海艺术家作品,与居北京的艺术家比较,上海艺术家对都市有更敏锐的观察,其中重要作品包括艳俗风格的代表艺术家余有涵的代表作《招手的毛泽东》及首次于拍卖中完整呈现、杨振中最著名的摄影及录像作品《轻易而举》。我们希望今次拍卖能把上海艺术家有系统的推介给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以开拓收藏新视野。」



上海之前卫艺术
今次蘇富比荣幸带来「重要欧洲收藏家珍藏」专场,除了囊括中国当代艺术中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及王广义等,亦包括了一众上海1980、1990年代最前卫的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中国自改革开始后,前卫艺术蓬勃发展,上海努力与西方艺术接轨,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版块。继承吴大羽等中国抽象画先锋精神,上海艺术家更勇于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回应西方简约主义的丁乙、擅长政治波普及艳俗艺术的余有涵及李山等重要艺术家,均是当中最为著名的。

与中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家或艺术团体不一样,上海的艺术家更特立独行,都市挤迫的空间及冷漠的人际关系,令艺术家与北方,特别是北京的同行,显得相当不同。他们普遍更入世,对都市化、消费主义等议题有更敏感的观察及回应。1990年代盛行艳俗艺术,其代表余有涵是最佳例子,他离开抽象后,经常以毛泽东为创作主体,并因为政治波普风格成名于九十年代,身处五光十色的大都市,物欲横流,余有涵试图以鲜艳的颜色及通俗的题材入画,反照及剖析都市消费主义的过度扩张。今次收藏中亦包括艺术家杨振中、浦捷和刘建华的作品,其作品均对高度商业化的上海有其独特的诠译。

本拍卖之重点之一为余友涵(1943年生)之《招手的毛泽东》估价70万至90万港元/9万至12万美元),是艺术家另一张著名代表作的姐妹作。「政治波普」风格于1989后成为了中国前卫艺术的主流,余友涵正是其中佼佼者。余友涵从文革宣传海报得到灵感,加上西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影响,以毛泽东肖像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反映自共产政权始起,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处境的改变,更将神圣的毛主席形象变成一个装饰性元素。《招手的毛泽东》为余友涵于1995年受著名时装设计师谭燕玉(Vivienne Tam)委托所创作,右下角提上「为谭燕玉女士而作,余友涵,1995。」的字样。此作品近似他1990年的同名作品,该作品更曾参与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之群展之一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丁乙(1962年生)创作于2005年的《十示之六》亦在本珍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创作于1988年的《十示系列》是丁乙极为罕有的巨型作品,其中的十字标记是人类意识中最常见的符号之一。而丁乙将十字变回无意义的形状,并把整齐的图案排列化作绘画笔触,一反观者从自身经验赋予此符号的惯性意义,并以密集排列的十字符号探究画面的浅度空间关系:观者从中、远等不同距离可分别看到一个个富层次感的独立形状以及一个巨大的十字型,板块上的平面图案如烟花绽放般璀璨夺目。此作品透过观者第一身的观景体验展示着当代都市的不协调和复杂性,发人深醒。《十示之六》 是丁乙得意之作,英国伯明翰的著名画廊IKON于2006为丁乙举办了回顾展,亦曾以此画获作为图录封面。

其他重点拍品

本个私人珍藏中之亮点之一为张晓刚(1958年生)创作于1997年的《血缘系列︰坐在椅子上的黄色婴儿》图见首页)。张晓刚以内地的老家庭照片及木炭画为其著名作品《血缘系列》之蓝本,以冷色为基调,人物脸上的小片色块、幼细的血缘红线和在衣物上偶尔添上的色彩,让我们看到中国解放之初,一段物质贫乏的时光。当时男女都穿起同一款的「毛装」,没有性别、阶级之别;这些无名氏的千篇一律的形象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的社会压力之余,其脸上的色块及画中幼细的血缘之线却又凸显著个人特征。《血缘系列︰坐在椅子上的黄色婴儿》中餐桌椅上黄色的孩子看似是个女孩,但却有着男生的发型和衣着,表达着一种年龄和性别的对照比较。蒙眬如棉花般的背景带出一种舒适感之余,却把孩子从现实抽离,困在自己孤寂的世界里,此间之矛盾深深地感染着观众,令本作品成为张晓刚九十年代《血缘系列》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于2007年的《放下你的鞭子》(估价200万至300万港元/26万至38万美元)是李松松(1973年生)极少数取材自其它艺术作品的创作。本作品以中国二十世纪早期的著名艺术家司徒乔的同名写实主义作品为主题,原作品为以抗战话剧为题材,现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李松松以其独有的抽象方式分割及再现图像,拉阔了观者与历史事件的距离,并藉此消解了原画的写实本质及其记录历史的功能,把焦点带回纯粹的绘画表现,更间接呈现中国艺术于二十世纪的变奏,更堪玩味。正如李松松所言「不管你怎么画,都无法掩盖历史的现实……但也许我的绘画能对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提出一些质疑。」

另一件重点拍品是王度(1956年生)的《不予置评》(估价120万至180万港元/15万至23万美元),曾经于法国巴黎东京宫举办的「当代创作的场所群展」展出。现居巴黎的王度着力透过他的作品解构、辨证和分析大众传播机构无所不在的影响,于中国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更凭着其观念艺术婓声国际。创作于2001年的《不予置评》是王度经典之作,分别以物料本身和其信息结构明确地展示着他的理念。语带双关的题目及垃圾桶内的报纸,清楚表达王度的对传媒的批判:每日的新闻就是垃圾,而我们对传媒的关心程度,其实跟对垃圾相差无几。信息结构方面,大垃圾桶内的法国报纸,大部分属思想左倾的《自由人报》( Libération ),而不是保守的《世界报》(Le Monde),清楚显示了艺术家的立场。在这个传媒泛滥的年代,只要扭开电视的二十四小时新闻,我们便能体会到艺术家的愤怒。

* 估价不包括买家佣金

图片备索
新闻稿可于sothebys.com 下载

 

编辑垂注

香港蘇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日程

香港预展日期 拍卖日期 拍卖
── 10月2日至3日 洋酒

10月2日至3日

10月4日

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当代亚洲艺术
10月2日至4日 10月5日 中国书画
10月2日至5日 10月6日 名贵腕表
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
10月2日至7日 10月7日至8日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香港拍卖及预展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廰3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亚洲区巡回预展

9月2至3日 上海 (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
9月5至6日 北京 (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
9月10至11日 新加坡 (新加坡丽晶酒店)
9月13至14日 纽约 (蘇富比纽约办公室)
9月25至26日 台北 (国泰金融会议厅)